網頁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中文目前重要趨勢

繼聯合報於去年中與紐約時報合作,推出「紐約時報精選周報」之後,中國時報系也於今天起正式推出「亞洲華爾街日報專刊」,號稱要在全球化的趨勢中,讓台灣讀者獲得更全面的資訊。在國內兩大報與外國新聞媒體合作推出中英文對照新聞之前,國內電子媒體便已推出英語或日語新聞,但播報時間甚短,內容也不多,令人好奇節目的製作目標與預設收視族群。

然而在各大媒體競相採用英語新聞之際,國人地理知識的平均分數卻不滿50分,而近日更驚傳有國中學生近乎文盲的情形,不由得讓人感嘆這是「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最佳側寫。媒體是傳遞國際訊息的一個重要媒介;然而國際訊息若僅侷限於部分英語媒體,且使用英語來報導,則不僅有能力閱讀的人有限,能從中獲取的訊息更是有限,使得編輯部的美意不免付諸流水。


相較於台灣一窩蜂搶播英語新聞,日本的英文能力雖然在亞洲國家中咸認差強人意,卻努力翻譯國際新聞,用日文將世界訊息傳遞給民眾。雖然這種即時翻譯被懷疑是拖垮日本民眾英文能力的原因之一,然而不可否認的,日本媒體較台灣媒體具國際觀,對閱聽人造成的影響也不難從中推測。在台灣,能讀英文新聞的人可以逕自瀏覽外國媒體,因此在中文報紙中夾帶英文新聞的效用不免令人懷疑,不如加強新聞內容還更有幫助。

鄭以欣(文字工作者)

右看:中文才是時勢所趨

為了不讓聯合報系的「紐約時報精選周報」專美於前,中國時報系也於日前積極推動工商時報與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合作,從今天起正式於每週一推出「亞洲華爾街日報專刊」,並喊出「提供讀者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國際財經資訊直接接軌」的雄心壯志。對此吾輩樂觀其成,然而仍要提醒廣大的閱聽人,英語固然是目前重要的國際語言,然而中文竄起的速度也不容小覷,在精進英文能力之際也別忽略了中文素養。

由於大陸經濟突飛猛進,赴中國洽商的各國公司行號日益增多,也因此在各國都形成了一股中文學習熱潮。不僅每年都有大批金髮碧眼的外國學生到中國大陸學中文,甚至還有未雨綢繆的美國父母為子女聘請華裔褓母,以期兒女能自然練就第二外國語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搶得致勝先機。

此外,中國大陸也特別為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訂定中文能力審核的標準,也可以稱之為中文托福。看到中文在世界上如此揚眉吐氣,再對照台灣對於中文教育的輕視,不由得令人感慨萬千。現今國人日益退化的中文素養可以在新聞記者與主播的錯別字上反映出來;而退化的中文素養可能影響台灣的競爭力,因此建議新聞媒體別再譁眾取寵,並應努力自我充實。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